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新途径

2023-12-08 栏目:行业新闻 查看()

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劳动者,并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技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机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有助于推动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职业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宝贵的思想遗产和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文化底蕴和深厚人文底蕴,能极大地激发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提升自我完善能力,并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种应用价值在职业教育中的渗透是有益的,可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从而有效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进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其次,职业教育应以知识技能为核心,因此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都应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现代技术工人所需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当前形势下,要想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除了培养具备实践和理论能力的专业人才外,还需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来丰富学生的内涵。这种传播方式将以非言传而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让他们明白处世做事的道理,同时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另外,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实践性的活动,它不仅关系到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更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本质而言,职业教育是为了生产第一线和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把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置于重要的位置上,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品质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创造潜力,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

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的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为数不多的优秀文化之一,源远流长,融合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代表着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并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结合现代先进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为了促进有效实施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增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并维护和谐稳定的职业教育生态链,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以助力祖国的现代化事业。

深度挖掘职业教育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教材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扩大知识储备、提升技能训练和优化知识结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研究十分有限。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导致部分教材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无法真正满足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目标和工作需求。只有充分领会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广泛而又深刻的价值,才能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才能真正体现我国职业院校办学的根本宗旨。为了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弘扬其所蕴含的思想精髓,我们需构建一套符合当代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方法,使其能够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了提高职业教育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挖掘职业教育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同时,还应该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提炼,以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此外,教师还应该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以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塑造积极的民族自尊心,坚定信念,并且不断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在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重点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了满足实施“科教兴国”策略、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职业教育应注重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职业道德修养和创新创业能力,重视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中华古代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它内涵深厚,广博且丰富,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种传统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导思想,还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为此,职业院校教师应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来抓,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将之有效地转化为育人成果,切实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或专题讲座等,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触发学生内心情感,使其深度领悟并自觉践行相关理念,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学习和生活中,以更积极向上的态度开展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如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不仅能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还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并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需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策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传承和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

(作者:张辉,副教授,炎黄职业技术学院通识中心。)

本文系教育部“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浅析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KY19090)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各类问题




Copyright©江苏世纪龙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402397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102000215号